來源: | 發布時間:2018年03月10日 | 字號:小-中-大 | 瀏覽次數:3037
在車輛交織的公路上,尤其在繁忙的建筑工地上,經常能看到混凝土攪拌車,車上碩大的圓柱體在滾動著,“商”肯定是商業的意思,那么“砼”是什么字,是什么意思呢?
“砼”的含意是“混凝土”,因此它不可能是古字,中國古代并未發明、生產過“水泥”(盡管火山爆發,有可能產生天然水泥),則也談不上“混凝土”的應用了。因此它的發明只可能屬于“近、現代發明”。
“砼”字的發明,可算是一項不小的發明,因為它在許多場合下可替代“混凝土”,起到“一字頂三字”的作用,這就了不得了:
你想,寫“混凝土”三個字,筆劃共計30劃,改用“砼”字只寫10劃;這會給聽課時需記筆記的學生,日常反復寫這個詞的大量技術干部、管理人員、工人等,提供多大的便利啊。
在有關圖紙、技術文件、資料編制中,“混凝土”三個字會頻繁地遇到。有個替代字,會讓技術人員,以及描圖員等輔助人員省下多少事?特別是在那電腦、計算機輔助設計還未誕生或普及的年代里。
“砼”字的發明人叫蔡方蔭,是一位早年的清華學子。1953年他發明了這個字,很快便在工程技術人員、大專院校學生中得到推廣。
這個新字創造得很巧妙,也很有道理:把“砼”字拆成三個字,就成為“人、工、石”,表示混凝土是人造石;如把它拆成兩個字,是“仝石”,而“仝”是“同”的異體字,“仝石”可以理解為,混凝土與天然石料的主要性能大致相同。
1955年,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,在審定頒布的《結構工程名詞》一書中,明確推薦“砼”與“混凝土”一詞并用?!绊拧北粡V泛采用于各類土木工程的書刊中。土木工程的涵蓋面很廣,包括房屋、道路、橋梁、鐵路、隧道、堤壩、海港、市政衛生、農田水利、人防工程等,因此此事在工程界的影響不小。
1985年,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批準了“砼”與“混凝土”同義、并用的法定地位,使之成為我國“工程專用字”。
后來,在圖紙、技術文件中又流行起“钅仝”字(金字旁,右邊一個“仝”字),用于替代“鋼筋混凝土”五個字。不過這個字,造字的道理不充分,所以未被正式批準、推廣,在詞典中也查不到這個不合法的字。
“砼”字發明人簡介
蔡方蔭(1901---1963)土木建筑結構專家、力學家、教育家;江西南昌人;中科院院士;第二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。 1925年畢業于清華學校(同班畢業的有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,錢學森的清華老師王士倬,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長湯佩松,聞一多的弟弟、名醫聞亦齊,清華動力機械系系主任李輯祥,著名建筑學家童寯等),1929年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碩士學位; 1930年回國后,先后擔任東北大學教授,清華大學(含西南聯大)教授、土木系主任,國立中正大學工學院院長兼土木系主任等職。
解放后曾任江西省政府委員兼文教委員會委員,南昌大學工學院院長等職;1951—1953年調到北京重工業部兵工局任總工程師;1955年當選中科院首批學部委員(院士)。 1956---1963年任建工部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、《土木工程學報》首任主編;
蔡方蔭是中國工程與教育界的專家、教授,在工程結構力學的剛構分析研究方面,取得國際上獨特的成果,先后發表了《鈑梁之理論與分析》、《裝配或楔形桿鉸接框架》等專著和論文40余篇。其中《變截面剛構分析》榮獲中科院1956年自然科學三等獎。
1946年他編著出版了中國首部結構力學教科書------《普通結構學》(上、中、下三冊,共計46萬多字,附圖607個,大表26個),是當時國內結構學方面的巨著,也是國內各大學土木系僅有的一本中文結構學教材。